小鹏G7不敢宣传大定数据,“小弟”何小鹏只配吃“老大”雷军的残羹?
7月3日,小鹏汽车正式发布旗下全新AI智能家庭SUV——小鹏G7,共推出602长续航Max、702超长续航Max、702超长续航Ultra三个版本,官方指导价分别为19.58万元、20.58万元和22.58万元(远低于小米YU7),并宣布上市即交付(没有交付周期)。据官方数据,新车上市仅9分钟,大定订单便突破1万台。
然而,这一成绩与小米YU7此前创下的大定神话纪录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称都不好意思宣传。
(图源:小鹏汽车官网)
何小鹏这样说,除了他在创立UC时得到过老大雷军的投资,让其实现了财务自由;在创立小鹏的过程中也得到了雷军领衔的顺为资本的加持(后来小米上市,何小鹏也持有小米大量股票),因此在老大面前需保持“谦虚”,要对小米YU7“退避三舍”外,也是对雷军7月2日在直播中推荐等不了太久的下定用户去买小鹏G7的一种“回报”,是“小弟”对“老大”应有的姿态。
小鹏G7技术扎实,但缺乏“爆点”
小鹏G7定位20万级智能SUV市场,主要竞争对手包括特斯拉Model Y后驱版(26.27万元)和小米YU7标准版(25.35万元)。从核心参数来看:
续航:入门版602公里(CLTC),高配版702公里,优于Model Y(593公里),但不及小米YU7(835公里)。
性能:零百加速6.5秒,落后于Model Y(5.9秒)和小米YU7(5.88秒)。
智能驾驶:搭载双Orin-X芯片(508TOPS),顶配版采用自研三颗图灵AI芯片(2250TOPS),算力远超行业主流水平。
座舱创新:配备华为87英寸AR-HUD,取代传统仪表盘,支持AR导航、动态变道提示等功能。
尽管硬件配置出色,但小鹏G7的传播策略仍偏向“技术流”,如强调“全球首款L3级算力AI汽车”等专业概念,普通消费者理解门槛较高。相比之下,小米YU7以“颜值即正义”为核心卖点,通过流金粉、丹霞紫等女性友好配色,成功吸引30%女性用户,营销语言更贴近大众市场。
小鹏G7大定表现不及预期,小鹏汽车股价应声下跌
从上半年销量数据来看,小鹏汽车表现亮眼:6月交付34,611辆,同比增长224%;上半年全球累计交付197,189辆,完成年度目标的50%以上,优于小米(50%)。
然而,跟小米YU7发布第二天小米股价大涨相比,资本市场对小鹏汽车反应冷淡。G7发布后,今日港股开盘后,小鹏汽车股价一度下跌6%,截至发稿报69.7港元/股,总市值1329亿港元。分析认为,投资者们可能担忧:市场竞争加剧,小米YU7凭借高性价比和雷军IP效应快速抢占市场;营销效率差距,小鹏偏重技术参数,而小米更擅长情感化传播;品牌溢价能力,特斯拉Model Y仍占据高端心智,小米靠“性价比+颜值”突围,小鹏则处于中间地带,颇为难受。
(来源:东方财富网)
小结
小鹏G7的上市,再次证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内卷。无论是技术派还是营销派,最终胜出的关键仍在于能否持续满足用户真实需求。这场“何小鹏VS雷军”(小弟跟大哥)的较量,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