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消费者已经到了数字化的彼岸,但企业距离彼岸还有很远。
文章来源:蓝鲨消费 作者:陈世峰图片来自"原文"
新老品牌都有各自需要补的课
众所周知,很多品牌都是在阿里淘宝上长出来的,这些品牌大家也不陌生。去年双11,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几乎每个品类都涌现出来一个新品牌;今年618,新品牌更是延伸至495个类目;今年的双11,一定会涌现出更多的新品牌。那么,新品牌为什么能够如此高速地成长呢?
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比如,因为一些新品牌短视频做得好,内容运营做得好,产品创新做得好,细分场景做得好;比如,一些新品牌AIPL模型做得好,从拉新到种草,再到转化,形成一个持续迭代升级的过程;还有其他理由,比如单点突破、多点组合、小众圈层……实际上,阿里也好,还是其他的平台,都在开发各种各样的工具支持赋能加速商家成长,相信这些都是新品牌得以高速成长的原因。
我认同加华资本的理念——没有所谓的新品牌和老品牌,品牌都会慢慢地变老、变慢、变重,只有持续不断创新,才是品牌的未来!而品牌之所以能够高速增长嬗变,其本质原因是什么呢?难道就只是我们刚才所说的品类创新、单点突破,直播?如果离开中国14亿庞大的消费人口,还有可能吗?离开中国强大的供应链体系,还有可能吗?离开各大平台的智能交易撮合,还有可能吗?
中国过去40多年的“铁公基”(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大量外卖小哥的加持,还有移动支付、4G、5G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让所有人都处在时代的电梯里。我们确实生活在一个非常幸福的时代,我非常认同接下来是中国品牌黄金爆发的十年。
十年前,在厦门有个类似的会议。当时,淘品牌如日中天,主办方组织了一场传统品牌与淘品牌的大PK,我代表传统品牌方。当时我对淘品牌一方说,你们的好日子快要到头了。台下的很多人都不信——他们认为,虽然我很尊重你,但你不能这样说。我当时讲了基本逻辑: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淘品牌,领先在线上运营,传统品牌半年一年就能学会。不用着急下结论,几年以后,就会看到中间的变化。但淘品牌需要补品牌、商品企划、供应链品质、系统、团队等很多课。
我个人喜欢马拉松,也跑过十几个全程马拉松。我认为,生意的本质就是一场有起点,没有终点的马拉松长跑,胜败不在于前三圈你跑得多快,而是你的耐力,能否坚持并笑到最后。
不论是新品牌还是传统品牌,大家都需要各补各自的课,传统品牌需要补消费者运营、内容运营、精准营销、基于消费者洞察的新品创新、线上线下融合、柔性快反供应链、 IT/DT、重新定义自己(战略、业务、组织、IT/DT、运营)的课,新品牌需要补供应链(品质、柔性快反、供应商管理)、线上线下全网全渠道运营、IT/DT 、团队(核心团队打造)的课。
我明显地感觉到,从去年到今年,在跟一些新品牌沟通时,发觉他们的供应链能力严重不足。比如,我们有一个客户,2019年销售额3亿,去年猛增到15亿,爆发很快。但我去网上一看评论,差评比较多,退货率很高,品质有问题。因而,我们要把时间拉长来看待品牌增长、生意增长这个事情。
中国消费人群都有各式各样的需求,比如大家都有WIFI的需求、电池的需求、手机的需求。这个现象大家都观察到了,问题是你的结论是什么?跟各位创业或经营又有什么关系?——对于商家而言,所有人都是消费者,而消费者都已经在线了。如果你的店、商品、服务、供应链、组织、生态等各个板块没有在线,就意味着他们找不到你。
在座绝大多数年轻的小伙伴都是互联网原住民,而传统品牌很多业务、组织都是在离线的工业社会发展起来的,所以它需要补“在线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课。我认为,未来所有的企业都会是数智化的企业,数字化、在线化只是完成了第一步,智能化才是未来。在过去40年间,中国商业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两三百年的历史,数智化也处在一个急剧发展的过程中。
目前,新消费品牌有很多90后创业者,企业增长很快,背后的系统还在用简单的Excel表格传来传去,还没有实现数智化。虽然从目前来看业绩增长飞快,但我能够看到前面可能有一大堆坑在等候着,如果没有及时补上这些产业互联网的“坑”,最后一定会掉下去。所以,不同的企业,一定要及早把该补的课都补上,否则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内耗和内卷。
看一个数字,中国各行各业端到端产业链协同的不到10%,这里面有产业互联网巨大的机会。2020年的新冠疫情也给全世界敲响了警钟,中国要补链、强链,过去强调Just in time,现在得多一些just in case,得有一些buffer缓冲确保安全可用可靠。
新消费品牌,在消费互联网端做得可以,往产业互联网走,里面就会有很多断点、堵点和卡点。如果要想健康可持续运营,必须要及时补更多的课,需要回归生意的本质。生意的本质是什么?换一个词叫买卖,换一个词供需匹配。买卖匹配、供需匹配,才是关键,而数智化能够驱动B端和C端高效精准匹配和增长。
当然,新消费品牌越往产业互联网走,速度会比较慢,模式会比较重。最后,新品牌终究会变成你曾经讨厌的样子,变重、变慢、变老,与传统品牌没什么区别,因为商业竞争本就是一个十项全能的比赛,不能有明显的短板,当然短板不一定要靠自己而是通过强的合作伙伴补齐。早点补齐短板,早做有更多机会。
在不同的时代,品牌都需要寻找不同的增长曲线,过去是渠道为王,越往后走,新品牌、新组织越需要新技术的支撑。
看几个案例:世界500强数量,中国2019年第一次超过了美国;从产业结构看,基础产业中国遥遥领先。我非常认可一个判断,未来十年是中国品牌的黄金十年。从数据上来看,中国有14亿多人口,美国才3亿多,但他是面向全球消费者的。中国是消费大国,美国是消费强国。中国消费行业入选500强的企业和美国入选的相比,是2比19。
我们认为,未来的十年,一定会有一批大的中国消费企业起来,还有一批10亿元体量的消费企业起来。消费端,中国消费品牌做得不错,需要将这种优势延伸到供应链端,打通整个产业链。
生意的本质是供需匹配。我们如今可以做到让消费者体验更好,让商家的货跟对人。但光有这个还不够,冰山下面的部分也要去思考,比如:智能预测的能力、智能铺货的能力、智能补货的能力,你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供应链,很多板块是不是需要重构?只有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因为马拉松,需要的是十项全能,而不是单一模块的冠军。
比如蒙牛,已在积极地补相关的课,把私域和公域全方位打通,4.1万员工每天在用钉钉,仅运输成本一项经过优化后,就节省了大约9%。还有飞鹤,根据其公开的财报,销售额从137亿提升到186亿,净利润从39亿元变成了74亿元。
目前,飞鹤的系统经过改造后,端到端全部打通,各种断点、堵点都基本打通了,业务中台、数据中台全部建成,形成了新的增长飞轮。还有波司登、立白、雅戈尔等各行各业的龙头都在加速构建端到端全产业链的能力。
我做了一个新增长的公式,(POC)^i,新品、新客、新组织,数智化多轮迭代优化,我们用不同的客户和数据做过测试验证有效。我们最终要实现怎样的终局呢?不止是消费端,各种各样的渠道、供应商、材料商、制造商、分销、线上线下等全部打通,这才是终局。我们以终为始,倒过来看看哪个地方不够好,该补课的一定要及时去补。
下面,我分享一下数智化转型的方法论。
我讲一个“小马过河”的故事:小马前面有条河,不知道怎么过去。牛伯伯说,大胆地过去,没问题。小马刚要过去,小松鼠说,千万不要过去,昨天刚淹死一个小伙伴。小马回去问马妈妈,马妈妈说,摸着石头过河。但是它在河边没有找到石头。正好碰到了肖博,肖博说前面不是有一座桥吗?从桥上过就可以了,又安全又快速低成本。那我们政企现在缺的这个桥是什么?
消费者已经到了数字化的彼岸,但企业还在这边还没有过河。阿里巴巴想要搭这个桥,帮助各行各业的企业快速低成本安全可靠地到达彼岸。我们所有的板块都是以消费者为核心,不管是品牌、商品、制造、渠道、营销、零售、服务、物流、金融、组织、技术等各个板块,都要持续重构。
阿里不止是有淘宝、天猫可以直接卖货,阿里为商家提供了一系列先进的工具和方法,帮助快速提升效率。我们不止做IaaS和PaaS,还有DaaS(数据即服务)、BaaS(商业即服务),更好地帮助商家去服务消费者,提升商业的效率。比如基础设施的云化,触点数字化,信息必须采集回来,业务必须在线,组织必须在线,运营必须数据化,决策必须智能化。具体到每个行业,我们都给到了具体的方法。每个企业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解决方案。
总结起来,就是一云、多端、五中台、N应用,不管是天猫、淘宝、高德、钉钉等各种各样的端要接起来。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线上线下,私域和公域,线下线上和户外的投放,全部打通,最终实现端到端、全产业链的贯通。如果企业中间有明显的断点、堵点和卡点,一定跑不快,也跑不远。
再强调一下数据维度,怎么能把不同的数据汇起来、通起来、管起来、用起来、评价起来,通过数据分析重新洞察各个维度,你的目标人群喜欢什么明星、什么IP、什么内容,喜欢什么品类、价格带、风格等,各个模块都可以通过数智化的方式方法重构。
未来十年是中国品牌的黄金十年,我们也相信中国一定会产生一批有机会高速成长的企业。在座的各位更需要做的是尽快补课,补产业互联网、补供应链、补系统、补团队等很多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