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批量制造百万富翁,泼天的富贵,轮到了河南这个村
文章来源:卖家 作者:刘奕琦图片来自"原文"
在桑坡,买雪地靴需要靠抢。
林聪展示着手机里的视频:一群男人将一堆货物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视频里,抢到货的人将鞋子高高举起,以防被截胡。没抢到人卯着劲儿往内圈挤去,“全桑坡都断货了,能抢到一双是一双,已经没有人在乎尺码了”。
(林聪手机里的视频截图)
桑坡村,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城东8公里,是孟州最古老的村落之一。2017年,离桑坡村十几公里远的隆丰皮草厂成了雪地靴品牌“UGG”在中国最大的代工厂。桑坡村借势改革,原本专注洗羊皮、制作熟羊皮的村民,纷纷开始生产雪地靴。
改革初期,桑坡村的鞋店不足10家。两年后,门店数疯狂涨至2000多家,“今年已经有3000多家了”。而桑坡村本地人口数不足7000人。
这两年,许多微商和代购嗅着风向而来,将桑坡村一步步推动成每年冬季必打卡的“朝圣地”。
今年冬天,雪地靴再次成为时尚界的热门单品,动辄上千元的“UGG”并不亲民。因此,拥有“真羊皮毛”“只要100多元”等代表高质、低价标签的桑坡村,被挖了出来。
“桑坡村”就像“淄博”一样,被社交媒体和内容平台的聚光灯突然打中。“桑坡”这两个字火了。今年,它可能比“雪地靴”还火。在一些购物平台上,甚至出现了打着桑坡旗号的“非桑坡鞋子”。“发货地其实在福建。”林聪说,“这下彻底打出名气来了”。
卖了几年雪地靴,林聪第一次感受到如此程度的抢购热潮,“今年冬天在桑坡卖雪地靴,一天赚10万元不稀奇,工厂一天赚100万元也不为过”。
工厂:“希望明天少卖一点”
这个冬天,桑坡的商家圈子里流传着一句话:“谁有货,谁赚钱。”
林聪和妻子在孟州市经营着一家规模约15人的雪地靴工厂,同时也开了一家淘宝店。雪地靴是季节性商品,一年98%的订单都集中于10月到来年1月。
林聪不敢松懈,他6月份就早早地做起了准备。为了迎接旺季的到来,他和妻子备下了5万双库存。去年冬天,他只卖了3万多双雪地靴。今年多备了些货后,他还有些担心销量。
“但根本不够卖。”进入11月份,林聪就感觉,“有些不对劲”。订单数量猛一下达到了高峰,“双11”期间,仓库里的5万双鞋子,就被抢光了。
“懵了。”他形容那时候的感觉。他预料到,今年的时尚宠儿,应该是轮到了雪地靴。
前几年,林聪在卖货之余,还会给桑坡街上的实体门店供货,“产量有余”。
但今年,无数人拿着全款下订单,让林聪留点货。还有人直接跑到工厂,请求他“通融一下”。
他都一律拒绝,“是真没办法,我自己的网店都快发不出货了”。
雪地靴的样式简单,制作的技术含量并不高,生产速度也非常快。最核心的一个步骤叫开料,就是在羊皮上比着样板,用小刀划拉出所需料子的形状。其他的步骤就和拼图一样,用缝纫机将羊皮各部分拼接,加鞋垫、上中底、贴鞋底,中间穿插着多次定型。“如果我们店里有哪个款断码,早上羊皮拉来,晚上就能够补上货。”
今年,林聪找了几个临时工加急赶货。15人的厂子,每天能生产1500双雪地靴,但即使这样,“还是缺货”。
11月以来,林聪几乎没有在晚上两点前睡过觉。除了需要支援网店,当客服、拉订单、打包、发快递,厂里忙不过来的时候,他还需要踩缝纫机、制作鞋楦,“每个岗位都确认,只能哪里有空就补哪里”。
目前,订单量仍然在极速增加,厂里工人的负荷也到了极限。许多工人的十个手指都缠上了白色的胶带,还有人的手指被机器频繁磨损,指纹都被磨平了,已经无法解开手机屏幕锁。
为了追平售卖的速度,不影响店铺发货。林聪和妻子商量后,主动减少产品的样式,但即便如此,工厂的产能依然跟不上。
创业多年,林聪第一次希望销量能少一点,“如果我们今天卖得太多了,就希望明天能少卖一些”。
代购:“一个月瘦10斤,赚七八万”
“12月13日到桑坡,求打字,一起拼房”
“人在桑坡,私信问价”
“周冬雨mini款同款,新人优惠”
… …
代购圈子里,桑坡的地位正直逼“日韩”。这里也有点像是韩国的东大门市场,愈夜愈热闹。桑坡人的一天从下午开始,一直忙到凌晨三点。最忙碌的11月,有的店甚至会开到清晨五点。
追求性价比的年轻人集体到桑坡进货,旅游公司推出了专门的“桑坡购物团”。因为生意太好,许多店铺在门口贴出了“暂不零售”的纸条,店铺成了代购们的天堂。
(图片来源于小红书)
忙碌的店员、拎着大包小包的代购、穿街走巷的快递小哥、路边热气腾腾的小吃摊,将这个小小的村子,勾勒成了一个乡村版商业综合体。
几个月前,羊羊从公司离职,在家躺了几个月后,她决定去桑坡试试做代购。10月底,她就在桑坡和另一个代购一起拼房,白天疯狂扫货,晚上只睡三四个小时。
桑坡街头,像羊羊一样打扮时髦的代购非常多。“人多的店几乎难以转身,已经毫无服务了,店员已无暇主动推销。”羊羊说,除了鞋子,店里通常还有仿大牌羽绒服、奢侈品箱包、高级香水等。原价1万元的加拿大鹅,这里只要十分之一的价格就能拿到手。“今年涨价了,听他们说,前两年800元就能拿到顶配‘加拿大鹅’,很多都是广州货”。
为了拿到合适的价格,羊羊提前在网上做了攻略。很多人分享“如何在桑坡看上去是资深代购”的相关文章,比如进门后拿起鞋子不试穿,看外部走线,把靴筒翻过来看里面的羊毛是否顺滑紧密,和老板问完“价格是多少”后再补充一句“拿货价是多少”,诸如此类。
在桑坡待了一个月,羊羊的大脑时刻都在高速运转着。她每天要发出几十双雪地靴,每双鞋子,她赚50元,一个月下来,“瘦了10斤,赚了七八万元”。
商家:“今年的销量涨10倍”
隆丰带火桑坡前,这里并非是这样的景象。
这是一个较为传统的回族聚集村,很多村民之间都是亲戚,当地人也多戴头巾和传统礼拜帽。
20世纪70年代,桑坡村的村干部组织村民结伴而行,从洛阳出发,沿着牧民的脚步经过河北、宁夏、内蒙,最远走到新疆天山脚下。资金用完的人,会就此折返,还有余钱的人会绕道青海,再收一批。
收回的皮毛,供应给村里的手工作坊,加工成老皮袄、羊剪绒和熟皮。村子里弥漫着浓厚的腥膻味,羊皮一张接着一张把街头巷尾铺得满满当当,在明晃晃的太阳底下晒着。
这些皮毛被销往南方的广州、温州、汉口、上海,做成皮衣和皮鞋。桑坡人在外地收购羊皮最疯狂的时候,把青海牧民家里存了很多年的老羊皮都给买过来了,“还不够用”。到了1991年,桑坡村从事毛皮加工的农户已经占了全村近八成。1993年,桑坡村步入小康,并在1994年成为河南省“十佳明星村”。
90年代,桑坡人开始收购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的羊皮毛,然后制成成品,销往欧美国家,“澳大利亚每年出口约5000万张羊皮,80%以上到了孟州” 。一直到2017年之前,桑坡人基本都在卖传统的皮料,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店生产和售卖雪地靴。
变化是在这几年产生的。隆丰皮草不能直接售卖“UGG”的雪地靴,但能销售羊皮。桑坡人从隆丰以及市场上进羊皮毛料,然后在自家工厂里生产雪地靴,同时在网上销售。
薛建宁并不认为百来元一双的桑坡雪地靴,和专柜里卖上千元的“UGG”鞋子之间,有很大的差距,“一双雪地靴的好坏,主要都取决于你的用料和工艺”。
8年前,他凭借着产业带的原料优势,开了第一家卖雪地靴的淘宝店。“第一批货我是自己进原料,然后找加工厂做的”,彼时,桑坡并不出名,他在产品链接的标题里写:“皮毛一体的雪地靴。”
“皮毛一体”的概念比较宽泛,有的商家用的不是原羊皮,而是在羊毛上覆盖一层牛皮。从外观上看,两种类型的雪地靴并无差别,但成本价差可以达到40%。因为不具备价格优势,开店一年,店铺销量不足1000双,薛建宁的首次创业,很快就宣告了失败。
去年,他和朋友又开始尝试开店,产品名的关键词从“皮毛一体”,变成了“桑坡”。对于本地商家来说,这个标签自带优势和流量。
去年冬天,薛建宁的第二家店卖了3万多双雪地靴。今年,他预估,这个数字可以直接乘以10倍。
在薛建宁的印象里,桑坡火了之后,村子里突然冒出来很多穿着时髦的女生,“走在街头有时候,会感觉像走在一线城市一样”。村子门店的租金价格也从原先的每月一万元,涨到五六万元,“一年还不租给你,得三年一签”。
在小红书上搜索“桑坡”关键词,相关笔记数量超过3万篇,抖音上有4.5万人参与话题讨论,播放量达到6.5亿。消费者的关注搅动着这片本就浑浊的市场,“一天赚10万元不稀奇,大工厂一天赚百万元也不足为过”。“造富”传说在这个小小的村子里不断涌现。
桑坡人赶上了好行情,“所有人都忙得脚不沾地”。很多工厂老板拖家带口地在车间里打包,睡眠是稀缺的,订单是永远都发不完的。
而在薛建宁看来,桑坡人接住这波流量之后,应该要做出自己的品牌来。一个多月后,雪地靴就会迎来淡季,明年的市场风向如何,谁也无法准确预测。
刚毕业时,薛建宁在福建待过几年时间,那里是“耐克”“阿迪达斯”的代工厂所在地,也孕育出了“安踏”“特步”“361°”等一大批国产品牌。和福建一样,代工,是桑坡雪地靴能够为外界所熟知的因素。但不同于福建的是,这里还没有做出名气的品牌。
和运动鞋不同,雪地靴的款式比较单一。近两年,虽然也陆续流行过星拖款、民族风款雪地靴,但商家们卖得最好的依然是基础款。
另外一个问题是,雪地靴有较强的季节性,靠单一季节很难维持品牌的持续经营。隆丰集团也创立了自己的鞋履品牌“cozy steps”,雪地靴价格在700—1400元之间不等,其天猫旗舰店上销售量最高的一款卖了600双。除了雪地靴,店里也销售运动鞋、休闲鞋,虽然邀请万茜作为代言人,但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这个牌子依然有些陌生。
但对于能否跑出品牌,薛建宁依然抱有期待。今年的爆火让当地的商家猝不及防,“谁知道之后会发生什么呢”。
(林聪、薛建宁、羊羊为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