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生鲜零售正在走出亏损的泥潭
之前的文章里我有分析过,多年来盒马最大的问题就是战略不清晰,什么都想要,开了很多种不同的门店,但都没有办法盈利。
过去大半年,事情正在起变化。盒马开始意识到,业务需要收缩并聚焦。盒马首先收缩在下沉市场社区团购的业务,同时又把对标山姆会员店的X会员店进行战略性撤退。
现在盒马把所有的资源都集中在公司剩下的两大业务。一个是公司创业时期就存在的盒马鲜生,另一个就是这两年才刚起步的盒马NB业态。
对于已经开业接近10年的盒马鲜生,盒马的态度是保持盈利门店,但是不再扩张了。盒马鲜生全国的门店数量在400-500家,主要开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尤其以华东市场为主。
盒马鲜生一家门店面积大,投入大,房租也高。可以这么说,全国能支撑盒马鲜生门店的地方,盒马基本上都开完了。
既要做高损耗的海鲜,又要做餐饮就餐区,门店选址也需要是比较好的商场。这些成本项目,都会反馈在卖给消费者的产品价格上。盒马鲜生所售产品的价格很高,全国大部分老百姓是不会日常消费的。
未来3到5年,盒马鲜生可能会逐渐沦为盒马的边缘业态。而整个盒马继续往前发展的靠的就是最新业务,盒马NB。
盒马NB这个词很有意思,他说的不是盒马牛逼的意思,NB这两个字母指的是neighborhood business,也就是社区超市业态。
盒马NB社区超市第一大特点是接地气。
和以前盒马鲜生选址都在商场不一样,盒马NB都开在社区路边底商,这样房租就更低。除了房租低之外,NB超市内部的装修基本上是啥都没干,就是个毛坯的状态。在这个社区超市里面,根本没有像盒马鲜生那种坐下来吃饭的地方,也不卖什么高档海鲜,甚至连盒马赖以成名的配送到家服务都没有。
如果你想买盒马NB的产品,只能亲自到现场消费。盒马如此努力,节省了房租成本、装修成本还有配送成本——就可以把节省下来的部分反馈给消费者,体现在更便宜的产品价格上。
给大家举个例子,我经常购买一升装纯豆浆这款产品。这款产品在盒马鲜生的售价是9.9块。但是到了盒马NB,同样一款一升装的纯豆浆,售价是5.9块,几乎便宜整整一半。
盒马NB摆脱了以前盒马鲜生那种高大上、但华而不实的路线,去注重日常实用性和性价比。这样的一个思路,能够服务中国更广阔的消费者群体。
这就来到盒马NB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它的消费人群以大爷大妈这些买菜的主力军为主,而不是盒马鲜生主要服务的精致白领。
例如我在盒马NB的门口看到广告招牌,大字宣传早上11点之前结账有额外优惠。
早上去超市买菜,这完全就是银发一族、退休人士的消费习惯。盒马鲜生正在迎合这个群体的偏好。体现在支付方式上,盒马NB也专门设置收银台来现金收款。
比现金收款更让我惊讶的是,盒马NB还支持微信支付,说明盒马这一次意识到了很多大爷大妈不爱用支付宝,更没有盒马APP。微信支付虽然属于支付宝的对手,但对核心人群更加友好。
主打大爷大妈这群消费者的最大好处是,对于他们来说,买菜就是刚需,他们可以高频、甚至每天到店购买。
如果超市主打的是精致白领,他们工作都很忙,来买菜可能只是一个业余消遣,有一搭没一搭的,稳定性不高。因此在买菜这件事上,大爷大妈是比精致白领更好的用户群。
对于大爷大妈来说,他们买菜的时候,是不需要你配送到家的。就拿我母亲作为例子,她在退休后非常愿意到菜市场选购买菜,因为时间的空余变得比较多。到了现场她可以挑挑拣拣,选出最好的产品。配送到家节省节省时间,对她没有意义。
盒马NB的第三个特点就是自有产品比例高。
利用盒马集团10年来积累的供应链能力,盒马NB的自有产品占到整个超市的35%。有非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爆款,例如说烤鸡、瑞士卷、牛乳吐司,都是盒马自己出品的。
自有产品的比例是所有投资人分析超市业态的时候非常看重的一个指标。因为自有产品越多,证明这家超市开发产品的能力越强,越有可能和竞争对手之间形成差异化。
如果一个超市卖的都是第三方通货,例如说可口可乐,哪里都可以买得到,凭什么一定要来你这个超市呢?显然,自有产品对于超市未来的竞争是核心要素。
举个例子,盒马NB里面会卖新鲜的三文鱼刺身,价格还不高。以前三文鱼刺身都是像盒马鲜生、山姆会员店这种中高端超市的专利。普通的社区超市是很难看到这种产品的——不是消费者没有这样的需求,而是社区超市通常没有新鲜三文鱼供应链的能力。
盒马把积累了多年的供应链能力放到这种接地气的业态里面,能很好地和普通超市区别开来。
盒马已经创业十年了,一开始风头无量,成为了阿里巴巴集团内部最耀眼的新业务。但是没过几年,新零售热潮逐渐消退,加上盒马鲜生多年来一直难以盈利,逐步成为了阿里巴巴集团的边缘业务。
近年来,一直有传言说盒马要被阿里巴巴贱卖了,阿里想甩走这样的「负资产」。转机出现在去年,根据盒马对外发布的公开信息,盒马NB业态快速扩张之后,盒马集团已经实现盈利了。
而且盒马未来的发展只会聚焦在NB业态,其他业态全部取消,最经典的盒马鲜生只会保持原状,不再快速扩张。
我认为这次盒马终于找对了战略聚焦的方向。
很多投资人一度认为,生鲜零售这个赛道就是一个天坑。每日优鲜美股上市之后轰然倒闭,居然破产了。A股上市企业永辉超市连年亏损,最终让名创优品这个超市行业的外人入股成为大股东。
哪怕是像美团和拼多多这种强大的互联网巨头,他们进军社区团购之后,一开始被寄予厚望,但后来也证明很难赚钱。哪怕强如美团,在美团优选这个社区团购业务上也是连年亏损的。
这次盒马鲜生的转型让大家看到了希望。而且仔细一看,你发现不仅是盒马,行业里的其他玩家也逐步开始找到了感觉。
首先还是来看美团,虽然说美团优选一直亏损,但是美团还有另外一个超市零售的板块叫美团小象,它主打的是前置仓配送。这是美团体系内,增速最快的业务之一。美团小象,GMV已经成为生鲜前置仓模式的第一名。
据说美团小象也要加入到社区超市的战局当中,今年之内要在线下开出多家社区小象超市。它的城市选择会和盒马错开,主打北京。
美团一直是以执行力强而著称的。无论是从企业的资源,人才的密度,还是资金的实力,美团确实在整个生鲜超市行业里面首屈一指。
除了美团之外,还有一家生鲜超市的上市公司就是叮咚买菜。叮咚买菜在上市之后走了一个非常刺激的过山车:最高市值的时候到达过100亿美金,但最低的时候只有2亿美金。
之所以叮咚买菜跌入谷底,就是因为大家觉得它不可能赚钱,迟早会像每日优鲜一样破产。但是这样想的人,他们的愿望落空了。叮咚买菜在2024年实现了全年的盈利。得益于良好的业绩,整个24年当中,叮咚买菜的股价翻了三倍。
叮咚买菜的核心业务在江浙沪,另外一家和它类似的地区性生鲜超市玩家就是华南地区的朴朴超市。
朴朴超市深耕福建和广东这两个省份。传统超市行业的龙头永辉超市,它的总部也在福州。据说有一个有意思的小细节,永辉超市的高管在福建总部的办公室里,发现员工在下单买水果的时候,点的居然不是永辉自家的服务,而是这个朴朴超市。因此永辉的高管非常生气。
虽然朴朴还没有上市,但是行业信息显示,这个企业也实现了盈利。
我们可以看到从盒马NB到美团小象,再到叮咚买菜和朴朴超市,这些生鲜超市赛道的主要玩家,他们的日子都在变好。
这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行业共同抛弃了那些华而不实的高大上互联网概念,不再去烧钱内卷,而是更加注重精耕细作,去发挥产品差异化的特点。
这些新型的生鲜超市当中,我们能看到越来越多传统超市所不具备的优质产品。除了生鲜之外,还有可以直接上桌的熟食,以及新鲜烘焙面包,还有非常多像果汁饮料这样的自有产品。
作为投资人,我非常开心看到生鲜零售这个行业走出亏损的泥潭,迎来了健康发展的新阶段。希望生鲜超市行业的回暖,也是2025年全社会消费复苏、经济回升的一个先行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