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京,这位出生于 1962 年的企业家,如今已过花甲之年。曾经,他凭借卓越的商业洞察力和果敢的决策力,带领用友网络在企业管理软件领域闯出一片天地,缔造了属于用友的辉煌时代。然而,当下用友网络却面临的重重困境。
3 月 28 日,用友网络披露2024年年报数据,公司营业总收入 91.53 亿元,同比下降 6.57%;归母净利润亏损 20.61 亿元,相较上年同期亏损 9.67 亿元,亏损额进一步扩大。这一业绩不仅为用友网络近年来的发展困境写下沉重注脚,也让公司内部频繁的人事变动愈发引人关注。
用友网络的净利润呈持续下滑态势。自 2020 年起,用友网络归母净利润从 9.85亿元逐步走低,2021 年为 7.79 亿元,2022 年降至 4.68 亿元,2023 年亏损 9.67 亿元,直至 2024 年的巨亏 20.61 亿元。营收方面,自 2018 年以来,用友网络营收增幅不断收窄,2024 年出现近 7 年以来首次负增长,降幅达 6.57% 。
“铁打的王文京,流水的总裁”,用友内部为何如此动荡?
自 2021 年以来,用友网络的高层变动频繁。2021 年 1 月,因对公司当时经营表现不满,退居幕后的王文京重新出山,从陈强兵手中接过总裁职务(来源:新浪科技)。三年后的 2024 年 1 月,王文京又将总裁之位交予陈强兵。但陈强兵任期短暂,一年后,2025 年 1 月 3 日,陈强兵卸任,黄陈宏接任。令人意外的是,黄陈宏在任职仅 88 天后,便于 2025 年 4 月 1 日卸任总裁一职(来源:用友网络公告)。近 15 个月内,总裁更换达 3 次之多,近四年间,更是发生 4 次总裁人员变更。
在高层变动的同时,用友网络内部也在进行大规模人员调整。黄陈宏提出 “80% 交付转生态伙伴” 的业务模式转型目标后,公司员工数量锐减。用友网络 2024 年员工数相比之前减少了3666人(数据来源:TMT 观察网)。有用友员工透露:“北分(用友北京分区)现在不叫裁员,而叫优化和平移到伙伴,平移 60%。目前已经谈了两天,周围人都到集团‘排大队’谈离职。” 尽管黄陈宏卸任总裁后,原计划被裁撤的部分人员和部门暂时未收到进一步通知,但用友投资者关系部门回应称,公司既定战略不会改变,业务模式转型不会改变,这意味着未来因业务模式转型导致的人员离职情况仍可能继续(来源:36Kr)。有知情人透露,“其中尤以中小客户线产品和偏向于公有云产品的交付业务,可能会被优先剥离给生态伙伴”(来源:36Kr)。
“自救” 还是 “折腾”:用友变革的生死博弈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AI 成为众多企业竞相追逐的风口。王文京推动裁员和频繁更换总裁,意在帮助企业摆脱困境。对于已过花甲之年的王文京而言,要跟上这波 AI 发展浪潮,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在对新技术的敏感度和快速决策能力上,与年轻人相比或许存在一定差距,可能影响到用友网络在 AI 领域布局的速度和精准度。
看看阿里巴巴,马云启用年轻的吴泳铭担任 CEO 推动 AI 变革。吴泳铭作为技术出身的年轻领导者,对 AI 技术有着深入的理解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他带领团队快速调整战略,加大在 AI 研发和应用上的投入,推出一系列创新性的 AI 产品和服务,让阿里巴巴在电商、云计算等核心业务与 AI 深度融合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反观用友,目前其变革主要由王文京主导,试图通过裁员降低成本、频繁更换总裁寻找新方向来实现转型。在 AI 驱动方面,用友虽然提出了 “AI 至上战略”,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由于频繁的人事变动和战略调整,使得 AI 转型之路充满波折。与竞争对手相比,用友在 AI 技术研发投入、人才储备以及产品创新速度上,似乎都稍显滞后。例如,在一些新兴的 AI + 企业管理场景应用中,用友的产品和服务未能及时跟上市场需求,导致部分客户流失。
面对业绩下滑,通过裁员可以降低人力成本,优化企业运营,维持现金流,确保企业在困境中存活。而频繁更换总裁,是希望借助不同领导者的经验和思路,为公司找到新的战略方向与盈利增长点,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与业务转型的挑战。然而,高层频繁更迭,导致公司战略缺乏连贯性,难以有效落地和持续推进。员工对公司未来发展方向感到迷茫,信心受挫,工作积极性下降。大规模裁员则直接冲击企业凝聚力,影响在职员工的工作状态,导致核心人才流失,削弱企业创新与业务承接能力。在市场层面,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受挫,投资意愿降低;客户对公司服务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产生怀疑,进而影响公司的市场声誉与业务拓展。
曾经带领用友网络走向辉煌的王文京,如今面临严峻考验。在企业发展的十字路口,他的每一个决策都至关重要。已过花甲之年的王文京能否带领用友网络突破重重困境,重拾往日辉煌,仍有待市场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