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主打川渝小面的遇见小面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目标成为“中式面馆第一股”。
据招股书,2022年至2024年,遇见小面年度收入分别达到了4.18亿元、8亿元和11.5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66.2%。尽管2022年净利润为负,2023年和2024年均实现了盈利,分别为4591万元和6070万元。
遇见小面2024年全年总收入同比增长44.2%,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36.0%,在中式面馆前十强中总交易额年复合增速最高。2024年新开门店120家,拓店速度达42.9%,香港市场已布局6家门店,为海外扩张奠定基础。
遇见小面的优势
1. 规模化与连锁化领先
通过“直营+特许经营”模式快速扩张,门店总数突破400家,成为中国餐饮连锁化率不足2%的中式面馆赛道中规模化标杆。
早期获得弘毅投资、碧桂园创投等机构支持,资本助力加速品牌升级与市场渗透。
2. 细分赛道占位优势
中式面馆市场规模超千亿,遇见小面作为川渝风味代表品牌,已形成差异化定位,并通过香港门店探索国际化路径。
若成功上市,将成为继海底捞(火锅)、小菜园(正餐)后,中式餐饮细分领域的又一头部上市企业,占据“中式面馆第一股”的稀缺性标签。
2024年港股餐饮板块回暖,遇见小面持续增长的财务数据和连锁化能力或更易获得投资者青睐。
京东徐雷如何助力遇见小面发展?
徐雷曾担任京东集团CEO,主要的商业成就包括:
1、创立并打造“618”全球购物节
2007年,他作为京东营销顾问提出“红六月”概念,2014年推动将其升级为“京东618”,逐步发展为与“双十一”齐名的全球性购物狂欢节。他主导多届“618”营销活动,2022年活动期间订单金额突破3793亿元,成为京东年度核心增长引擎。
2、推动京东品牌战略升级
主导京东从“360buy”更名为“JD.com”,强化品牌国际化形象;推出吉祥物“Joy”和首个付费会员服务“京东Plus”,提升用户忠诚度与品牌辨识度;设计“超级品牌日”营销计划,联合头部品牌打造爆款活动,拉动销售额与市场声量。
3、挽救京东于“至暗时刻”
2018年,京东集团因为创始人明州事件,陷入股价暴跌与信任危机,他临危受命接任京东零售CEO,通过组织架构优化与战略聚焦(如强化供应链和用户体验)稳定军心,带领京东重回增长轨道。推动京东零售业务从“规模优先”转向“质量优先”,提升盈利能力与运营效率7。
4、构建京东零售核心管理体系
提出“十节甘蔗”理论,强调零售全链条精细化运营,覆盖营销、供应链、服务等环节;推动京东零售从“采销驱动”向“用户需求驱动”转型,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运营体系。
作为京东集团CEO(2022-2023年)期间,主导多项战略投资与业务整合,包括物流、科技等领域的资源协同,巩固京东“一体化供应链”核心竞争力。退休后担任京东集团顾问委员会首任理事长,继续为战略决策提供支持。
在消费降级的当下,遇见小面主打亲民面食,取得了长足的增长,确实能吸引到徐雷加入。而徐雷对品牌、营销、即时零售等非常熟悉,有助于遇见小面的品牌升级,以及即时零售发力。蓝鲨消费盘点九毛九、小菜园等上市餐饮企业发现,其来自于外卖的收入占比已很高,增速很快。
遇见小面的挑战
面食赛道已有和府捞面、五爷拌面等品牌加速融资扩张,遇见小面门店和营收规模都不是最大,需要持续巩固差异化优势。
香港及海外市场的文化差异与运营成本可能对盈利模型形成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