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星品牌
1、申通快递王文彬:快递行业正在经历从“规模竞争”到“价值竞争”转型
36氪获悉,申通快递总裁王文彬在公司开放日表示,快递行业正在经历从“规模竞争”到“价值竞争”转型,申通不追求规模最大,但要做有质量的增长。据官方数据,借助数智化建设,目前申通全链路时效已压缩至43小时以内,全程时效和72小时妥投率位居行业前三。同时行业增速放缓背景下,其2024年业务量增长29.83%,大客户规模增长260%,净推荐值达93%。
2、茉莉奶白洛杉矶首店首月销售额突破419.5万元
36氪获悉,茉莉奶白洛杉矶首店首月销售额突破419.5万元,售出超77144杯,刷新记录。
3、胖东来已申请多枚自由爱酒类商标
36氪获悉,近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其社交平台账号发布了胖东来与酒鬼酒的联名产品——“酒鬼酒自由爱”。爱企查App显示,许昌市胖东来商贸集团有限公司已申请注册多枚“自由·爱 FREEDOM&LOVE”“自由爱”“自由·爱 DL”等商标,国际分类涉及酒、办公用品、啤酒饮料等,目前上述商标部分已注册成功。
4、莎莎国际宣布关闭内地所有门店
6月30日消息,日前,中国香港美妆连锁零售商莎莎国际Sa Sa International宣布将在2025年6月30日前关闭中国内地所有线下店铺,集中资源专注发展线上业务,继续服务当地顾客。(TOPBRAND)
5、DQ宣布3年内开800家新店
6月30日消息,DQ宣布3年内开800家新店,包括约50家汉堡店、100家手工定制蛋糕店和650家冰淇淋店,将加速品牌服务从“享乐甜品”延伸到“全天餐饮”。(零售圈)
二、消费平台
1、京东七鲜华北区域覆盖加速,涉及北京、天津、石家庄
据接近京东的人士方面消息,京东七鲜与天津嘉里汇完成签约,将在天津再增一家商场店。下半年京东七鲜在北京、石家庄等地也均有新商场店落地。除商场店外,京东七鲜还将陆续开出数十家卫星小店,进一步扩大其在华北区域的市场覆盖范围。(界面)
2、TikTok在日本推出应用内购物功能
6月30日,TikTok宣布在日本推出“TikTok Shop”,这是一项电子商务功能,用户可以在应用程序内买卖商品,该功能让用户可以通过购物视频和直播发现心仪商品,并当场购买。TikTok Shop允许品牌、卖家和创作者在TikTok应用内通过“推荐”动态展示可购物视频和直播,直接通过可购物内容进行销售。TikTok Shop与外部支付平台连接,以确保快速、安全的支付体验。(界面)
3、美团:2024年年交易用户数突破7.7亿人
6月30日消息,美团正式发布《2024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全面呈现过去一年美团在促进就业、助力商家、保障骑手、绿色发展、服务社会等多方面的社会责任实践。报告显示,2024年,美团年交易用户数突破7.7亿人;平台月均有单骑手336万;全国范围内高频骑手的月均收入在6650元-9344元之间;美团研发投入211亿;平台年活跃商家1450万户。
4、苏宁易购:6月以来洗烘套装产品销售环比增超45%
6月30日消息,入梅以来,连绵阴雨与高温交织的"蒸煮模式"席卷多地,潮湿衣物久晾不干、异味滋生成为消费者日常痛点,各类除湿、防霉、烘干用品需求加大。苏宁易购数据显示,6月以来,烘干机、洗烘套装产品销售环比增长超过45%。面对持续释放的“梅雨经济”消费热力,苏宁易购把握家电市场健康干衣、分区洗护、智慧互联的新趋势,联合各大品牌启动“清凉节”活动,加速烘干类家电产品普及。
5、微信小店推出平台现金券 由平台出资补贴用户
6月30日消息,微信小店推出平台现金券,由平台出资定向发给特定用户,可在任意店铺下单时使用,并能叠加店铺已有优惠。该优惠券在核销时,由平台将优惠金额补偿给对应商家,不影响商家实际收款额。平台券目前发放场景主要包括售后的额外赔付,如坏损包退原因导致的退款,后续可能拓宽其他场景。用户可以在商品详情页查看使用详情以及现金券额度。下单时会自动组合使用最优优惠券,送朋友礼物的订单,也可以使用平台券优惠。
6、淘宝天猫正式上线真实体验分 全平台超120万活跃商家达4.8分
6月30日消息,淘宝天猫宣布正式上线新版店铺评价体系“真实体验分”。新的店铺评价体系根据商品质量、物流速度、服务保障三方面,建立了一整套真实、客观、透明的消费者体验反馈机制,反映当前店铺真实消费者体验情况,并与搜索、推荐、营销、广告等核心场域直接挂钩,让优质原创好商家获得更多增长机会。据悉,真实体验分生效后,消费者可在商品详情、店铺首页、店铺印象页直接查看店铺“真实体验分”,并进行消费决策。
今年4月,淘宝天猫公示真实体验分相关规则,商家即可在后台查看预生效分数,并通过提升商品质量与服务运营水平提升店铺真实体验分。
截至真实体验分生效日,淘宝天猫全平台已有120万真实体验分高于4.8分的高分商家。特别是天猫618期间,淘宝天猫商家平均物流发货速度和客服解决能力得到明显改善——欧莱雅通过线上化的自助服务,正显著提升消费者售后解决效率;阿迪达斯通过产品链路升级,实现消费者换货体验大幅提升;三只松鼠通过智能退款工具,为消费者提供极速售后处理体验。包括真实体验分在内,多项服务产品与策略驱动下,淘宝天猫商家产品质量与服务运营水平正逐渐向好。
目前,淘宝天猫已上线搜索店铺评分筛选功能,可帮助消费者一键选择高分店铺商品;配合真实体验分,高分店铺商品更容易被消费者看到,提供好产品、好服务的商家有望获得更多生意增长机会。
具体来看,真实体验分将在商品质量方面,将重点考核“首次品退率”和“商品差评率”,只看签收订单,指标更客观;在物流速度方面,将重点考核“48小时揽收及时率”、“物流到货时长”和“物流异常率”;在服务保障方面,将重点考核“旺旺3分钟人工响应率”、“旺旺满意度”、“退款处理时长”和“平台求助率”。
此外,为保障考核客观公正,淘宝天猫设立对应违规处置措施,以避免卖家通过不正当方式虚假获取店铺真实体验分,或恶意攻击同行店铺。淘宝天猫还同时上线了申诉通道,商家如对相关判罚有异议可在千牛后台发起申诉,申诉成功不计入体验分考核。
三、投融资及财报
1、母婴电商海拍客已向香港交易所提交IPO文件
36氪获悉,港交所文件显示,母婴电商海拍客已向香港交易所提交IPO文件。
2、小商品城: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3%至17%
36氪获悉,小商品城公告,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30亿元到1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2.57%到17.40%。业绩预增主要由于市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和贸易履约服务业务提升。截至2025年6月26日,公司旗下支付平台(义支付)跨境收款金额超25亿美元,同比增长超47%,受规模提升影响义支付利润同比增长。
3、阿里巴巴2025上半年跨境收入1323亿
6月30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团2025财年年报显示,跨境业务收入达1323亿元人民币(约182.31亿美元),同比增长29%,成为集团增长的重要引擎。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AIDC)旗下速卖通、Lazada和Trendyol表现亮眼,其中速卖通在韩国市场份额达85%,并借助欧洲杯赞助和贝克汉姆代言加速全球化布局。Lazada在东南亚市场单位经济效益持续提升,有望下财年实现单季盈利;Trendyol在土耳其GMV同比增长32.5%至108亿美元,并积极拓展中东欧市场。集团整体收入达9963.47亿元,净利润同比大增77%至1259.76亿元,展现强劲增长势头。
4、H&M集团2025财年第二季度同店净销售额同比增长3%
6月30日消息,据H&M集团2025财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财报显示,第二季度的表现稳健,同店净销售额同比增长3%。2025财年上半年,集团净销售额达到1120.47亿瑞典克朗,同比增长1%;毛利润为585.94亿瑞典克朗,毛利率为52.3%。营业利润为71.17亿瑞典克朗,税后净利润为45.41亿瑞典克朗。H&M集团首席执行官Daniel Ervér 表示: “我们以产品、购物体验和品牌建设为核心的战略方向,再次通过业务的积极进展得到了验证。线上业务、H&M女装及H&M Move等关键领域的良好发展,以及对成本控制的持续关注,将有力推动集团实现盈利性的销售增长。”
四、消费动态
1、黄子韬回应朵薇卫生巾“黑点”事件
6月29日,在朵薇品牌沟通会上,黄子韬等朵薇创始团队回应了卫生巾“黑点”等问题,并发布了产品合格的质检报告,并表示,“卫生巾是工业品,瑕疵率不可能为零,但朵薇的瑕疵率会很低。”(智通财经)
2、叫了只炸鸡”后厨隔成卧室,地上蟑螂还在动
近日,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第一帮帮团》栏目记者走访了连锁外卖店品牌“叫了只炸鸡”(金山店),店内操作区域堆放着大量纸箱和货物,现场杂乱无序。而该店后厨墙上的一块布帘引起了记者注意。
记者掀开布帘,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不足两平米的狭小空间,里面不仅设置了一张床铺,除了被褥、日常衣物与各类生活用品随意堆放在床上之外,床下还储藏着食用油,地板上甚至有蟑螂在爬动。
床铺、被褥等生活用品易吸附灰尘、残留食物残渣,成为蚊虫鼠蚁的滋生温床,一旦与食材、厨具接触,极易造成交叉污染。
另外,这些易燃物附近就有烤箱、炸锅等大功率电器,一旦发生火情,员工可能因在床铺休息未及时察觉,或因环境混乱无法迅速撤离,加剧事故后果。
在记者指出相关隐患后,经营者表示,他们将对操作间进行收整。
五、宏观新闻
1、日本2025年将有超过2万种食品涨价
日本“帝国数据库”30日公布,2025年涨价或计划涨价的食品累计将超过2万种,以调味料和饮料为主。若实际超过2万种,将是2023年以来首次。7月将有2105种,增至上年同期的5倍左右。原材料费、物流费等普遍上涨推高了成本,调查负责人认为“涨价势头很可能将持续一段时间”。到11月为止的公布内容显示,已确定有18697种食品涨价。按种类来看,咖喱卤、高汤制品等“调味料”最多,达到6108种。(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