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星品牌
1、海底捞旗下首家寿司店在杭州开业
36氪获悉,近日,海底捞旗下全新寿司品牌“如鮨寿司”全国首店在浙江杭州龙湖金沙天街正式开业。
2、宗馥莉已回娃哈哈上班,以宏胜饮料集团总裁的身份行事
娃哈哈的“分家”闹剧,突然出现大反转。10月23日,一位娃哈哈集团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宗馥莉已回来上班,但因此前辞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及总经理,她现在是以宏胜饮料集团总裁的身份行事。 (中国经营报)
3、茅台即将换帅?知情人士:等官宣
针对业内传言“茅台集团即将换帅”,今日一位接近茅台的知情人士回应称:“等官宣。”张德芹目前担任茅台集团董事长,同时也担任上市公司贵州茅台董事长。(财联社)
二、消费平台
1、泰国可用支付宝商家过百万
36氪获悉,蚂蚁国际与泰国国家ITMX公司、盘谷银行在泰国央行指导下深化合作,通过PromptPay提升全球游客在泰支付便利性。即日起,中国游客在泰国可通过蚂蚁国际旗下的Alipay+,用支付宝扫描更多泰国商户的PromptPay二维码,直接完成支付。目前PromptPay覆盖全泰大小商户超过百万。
2、快手调整本地生活业务架构,扩大收入规模反哺业务
从多位独立信源处了解到,快手本地生活业务的调整还未结束,目前餐饮、综合、酒旅业务正在密集开会,商讨接下来的运营政策。其中,一个较为确定的调整方向是让本地生活的服务商转型为广告服务商,承担更多广告投流的任务。从快手内部了解到,快手此次对本地生活以及商业生态体系的调整,正是希望提升流量变现的效率,其调整的思路也和抖音商业化体系在今年的架构调整思路较为一致。(界面)
3、上半年俄罗斯消费者在Ozon上购买了超过8亿件本土商品
10月24日消息,2025 年前六个月,俄罗斯人在 Ozon 上购买了超过 8 亿件本土商品,该市场的新闻服务告诉 Business Secrets。同期需求比去年同期高出 50%。如何开始在 Ozon 上销售最受欢迎的是消费品、家居用品和电子产品。
4、抖音电商开展羽绒服等秋冬服饰专项治理 重点打击虚假宣传
10月24日消息,随着近期气温骤降,羽绒服的消费需求大幅上升,抖音电商近日启动秋冬服饰专项治理,重点打击羽绒服品类“以丝代绒”和虚标充绒量等材质虚假宣传行为。截至目前,平台已处置100余款违规商品,处罚300余名违规达人。违规商家或达人,涉嫌虚假宣传材质和充绒量,影响消费者购物体验,平台对这些违规商家已进行回收电商直播带货权限、冻结佣金等处罚。商家和达人务必遵守平台规定,确保商品宣传真实可信,以免影响双十一大促交易。
5、红果内测短剧带货 2亿月活用户打通抖音电商
10月24日消息,红果短剧悄然开启小范围短剧带货内测。在红果App中,用户观看短剧时会自动弹出“搜同款”提示;若暂停观看,页面也会显示搜同款商品提示。当下,“搜同款”这一带货方式已近乎覆盖红果平台上的所有短剧。(Tech星球独家)
6、德国万圣节零售额预计达5.2亿欧元 同比仅降3.7% 需求稳定
10月24日消息,德国零售协会(HDE)预计到2025年,德国万圣节零售行业的销售额将达到5.2亿欧元。尽管当前消费情绪不佳,同比降幅为3.7%,但这一数据表明需求仍然保持稳定。自2019年以来,该节日的销售额增长了63%,万圣节在德国市场的地位得到了稳固。预计到2025年,服装和装饰品的购买量将有所减少,因为许多家庭已经拥有足够的储备,而消费的重点将转向糖果、食品和家居用品。
7、淘宝闪购上线“加速配送”服务 平均可提速3分钟
10月24日消息,继推出“25元大额红包”“超时20分钟免单”之后,淘宝闪购宣布,针对“爆火好店”频道推出“加速配送”服务,用户订单预计平均可提速3分钟。新上线的“加速配送”服务适用于“爆火好店”频道内非商家自配送订单:在标记有“加速配送”的商家下单,依据智能算法的调度以及专人直送等升级服务,将加速用户订单的送达,预计平均提速约3分钟。
三、投融资季财报
1、滔搏2025/26上半财年营收123亿元,净利润7.9亿元
滔搏发布了截至2025年8月31日的中期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3.0亿元,净利润7.9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5.4亿元,合作品牌数量超20个;用户规模超8900万。报告期内,滔搏运营的抖音及微信视频号超800个,小程序店铺超3600家,即时零售入驻店铺超3700家。
2、东阿阿胶:第三季度净利润4.56亿元,同比增长10.27%
36氪获悉,东阿阿胶披露2025年三季度报告,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16亿元,同比增长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6亿元,同比增长10.27%。
3、养元饮品:三季度净利润3.75亿元,同比增长88.2%
36氪获悉,养元饮品发布2025年三季报,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长11.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5亿元,同比增长88.2%。
4、东鹏饮料:三季度净利润13.86亿元,同比增长41.91%
36氪获悉,东鹏饮料发布2025年三季报,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61.07亿元,同比增长30.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86亿元,同比增长41.91%。
5、“UMe Tea优米茶铺”完成1000万美元A轮融资
36氪获悉,北美茶饮品牌“UMe Tea优米茶铺”近日完成1000万美元A轮融资,由美国本土基金Conductive Ventures领投,iFly.vc、EGP(明裕创投)跟投,本轮资金将重点用于团队完善、湾区门店加密等。
四、消费动态
1、阿迪达斯回应代工争议:品牌主导设计,授权雪中飞负责制造
10月24日,近期,阿迪达斯羽绒服由雪中飞代工一事引发市场关注。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其在短视频平台直播间购买的阿迪达斯羽绒服,实为雪中飞代工产品。
对此,阿迪达斯官方旗舰店客服表示,“阿迪达斯授权雪中飞制衣厂负责生产制造环节,双方一起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品质有保障。”并进一步表示,“在代工厂生产的阿迪达斯商品,我们负责设计、开发等主要环节,工厂只负责生产制造环节。”
2、85度C北京最后一家门店月底关闭
网红面包店85度C即将关闭北京最后一家门店。
据湖北经视,近日,85度C北京知春二店宣布10月19日晚闭店。85度C客服人员还表示,北京仅剩的最后一家门店白广店也将在10月31日闭店。据该品牌工作人员称,北京地区所有门店的闭店原因是“运营调整”,需要办理退卡的顾客可以通过到店、拨打客服热线以及公众号三种途径进行办理。
除了北京之外,近期,85度C已经在杭州、上海、南京等地关闭了多家门店。有报道称,今年全年,该品牌在大陆关店数预估将超过40家,创近五年最大幅度调整。这与85度C母公司美食-KY业绩承压,以及调整经营策略有关。
3、浙江一网友发视频称德芙巧克力吃出红色皮筋状异物
近日,有IP为浙江的网友发视频称,她在学校超市购买的德芙巧克力中,发现嵌有疑似红色皮筋的异物。视频显示,该异物完全嵌入巧克力内部,难以分离。
10月23日上午,该网友回应称,当时吃巧克力时发现掰不断,起初以为是葡萄干粘黏住了,直至发现红色异物后感到震惊。事发后,德芙客服表示,需将涉事产品寄回公司进行鉴定,目前双方还在沟通赔偿事宜。
4、花西子下架陷苏丹红争议底霜,旗下公司曾因成分表述不准确被罚
10月23日,陷入争议的花西子桃娇鲜颜精华底霜已从品牌官方旗舰店下架。此前,第三方测评机构发布视频称,包含花西子在内的多个品牌化妆品被检出含有苏丹红成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