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品牌
1、每日优鲜遭连环诉讼:员工讨薪,投资者索赔
被解雇的员工和投资者正在起诉每日优鲜(Missfresh)以及这家倒台的中国生鲜食品配送企业去年在纽约进行3亿美元上市时推销其股票的华尔街承销商,起诉依据是拖欠工资和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每日优鲜曾开创中国即时生鲜配送的先河,向投资者——包括老虎环球(Tiger Global)和高盛(Goldman Sachs)旗下专注于科技公司的基金——筹集逾10亿美元现金,使其在首次公开发行(IPO)时的估值达到30亿美元。(知消)
2、温氏股份:上半年亏损35.17亿元
温氏股份发布公告称,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为315.44亿元,净利润为亏损35.17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4.98亿元。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肉猪800.6万头,毛猪销售均价13.59元/公斤,同比下降41.74%,公司养猪业仍然处于较大亏损状态。(36氪)
3、饿了么智能头盔专利获授权
近日,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信息,饿了么智能头盔获得专利授权。这款头盔集合多种模组:通信模组包含蓝牙耳机、麦克风等,骑手能通过头盔直接与客户交流;检测模组的压力传感器、重力传感器等能够对配送异常进行检测识别,触发预警;提示模组与骑手接单APP进行连接,将系统提示信息转化成语音播报。据了解,该款头盔已经在全国推广试点,饿了么对每顶智能头盔进行补贴。骑手可根据自己配送需要,选择是否使用智能头盔。(36氪)
4、俞敏洪:允许东方甄选亏损五年
“不着急慢慢做,允许亏损五年,每年亏损一个亿没有问题。”8月3日,在2022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天津峰会闭幕演讲中,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谈及旗下直播带货平台东方甄选时说道。“我对新东方从来没要求过年收入、年利润多少,东方甄选也没有GMV要求。但卖的产品得是实实在在的好产品,为老百姓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至于以后GMV到底什么时候能起来,I don’t care。”俞敏洪称。(界面)
5、阿里巴巴集团委任两名独立董事
阿里巴巴在港交所公告,委任希慎兴业集团有限公司执行主席利蕴莲,以及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中国前主席吴港平为集团董事会独立董事,于2022年8月4日起生效。在此委任后,本公司董事会现有12名董事,包括7名为独立董事。此外,本公司的独立董事董建华先生在现任任期完结后将不会再参与董事会遴选,任期将于今年举行的年度股东大会完结。(36氪)
6、涪陵榨菜:下半年将从渠道拓展等方面持续发力
近日,涪陵榨菜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告,上半年因疫情反复,市场动销受到一定影响,同时也限制了线下推广活动的开展;下半年开始,市场逐步恢复正常,公司也在适时加大线下推广宣传。与此同时,公司上半年进行了战略调整,对产品品质和包装进行了升级换版,并推出下饭菜、调味菜新品,为下半年的发展打下基础;在下半年市场环境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公司将从品牌宣传、品类及渠道拓展等方面持续发力,力争突破发展,以拉动销量增长。(36氪)
7、易芽协作桥彼道为跨境电商提供精品供应链解决方案
日前,EasyYa易芽与Qupital桥彼道达成战略合作,共同为跨境电商卖家提供全面的精品供应链解决方案和综合性账期解决方案。即日起,易芽客户可在通过风险评估后,基于易芽账期服务与桥彼道资金服务优势,享受双方联合提供的供应链账期综合服务,确保资金链的健康运转。
桥彼道联合创始人兼CEO黄永东表示,“传统融资渠道相对保守,跨境电商作为一种国际贸易新业态,很多卖家评估获得的融资额度很低。我们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拿出一亿美金的合作额度,去帮助那些本身非常优质的跨境卖家。”此前,易芽与桥彼道均已顺利完成多轮股权融资,并先后获大湾区共同家园发展基金投资支持。(亿邦)
8、叮咚买菜:七夕平台提供的玫瑰品类数量同比去年多50%
叮咚买菜鲜花负责人俞水介绍道,截至今年“七夕”,平台上提供的玫瑰品类数量同比去年已经多出了近50%,其中小众玫瑰品种尤其新品种的热度不断攀升,目前已经占整体玫瑰销量超10%。截至目前,叮咚买菜平台上华东市场销量最高的三种小众玫瑰依次是果汁阳台、洛神卷边玫瑰和紫霞仙子;华北市场喜欢的是紫霞仙子、金色海岸和碎冰蓝;华南市场则更偏爱洛神卷边玫瑰、火灵鸟和金色海岸;包括重庆、成都在内的西南市场选择更多的是火灵鸟、金色海岸和碎冰蓝。(亿邦)
9、北京海淀6家必胜客存在食品安全问题,被暂停外卖订餐
北京海淀监管微信公众号3日消息,7月10日-7月27日,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持续开展餐饮食品安全大检查工作,对海淀区18家餐饮门店进行了依法查处。其中,6家必胜客门店被通报并要求暂停外卖订餐。(中新网)
10、日清将在中国大陆采取高端化战略
日清食品控股到2030年将把香港业务的营业利润由目前的每年70亿日元左右提高到100亿日元,增长4成。日清食品控股社长安藤宏基的次子、负责香港业务的日清食品公司(香港日清)首席执行官(CEO)安藤清隆接受采访时公布了这一目标。该公司在中国大陆销售价格较高的“高端方便面”,对抗占有很高份额的台湾方便面企业。为了应对原材料成本高涨等,分别于3月、4月在中国大陆、香港涨价,涨幅为5~7%。6~7月,更换了CUP NOODLES包装(容量比原来小),做成了跟日本一样的尺寸。实际上相当于涨价2次,不过我们认为比起分量,提高商品品质更重要。中国大陆存在超过涨价影响的强烈需求。在香港虽然销售一度下滑,但现在在恢复。目前没有进一步涨价的计划。(知消)
11、中粮可口可乐黑龙江公司新易拉罐生产线正式投产
新易拉罐生产线总投资2550万元,可生产200ml和330ml迷你罐、摩登罐包装的可口可乐、雪碧、芬达、醒目等汽水系列产品,注入机额定速度为每小时3.6万瓶,年产能1106万标箱。易拉罐生产线将为黑龙江省的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更多元化的产品,也将为黑龙江的经济发展做更多贡献。未来中粮可口可乐黑龙江厂将继续提升产能,生产更多品类的饮料、引进更多高质量的产品,以满足黑龙江不断升级的市场需求。(知消)
12、沃尔玛正裁减约200名员工
这家零售巨头正面临成本上升、库存过高及日用百货需求疲软的问题。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还将在电子商务、健康与保健、供应链和广告销售等领域增加工作岗位,具体数量未定。沃尔玛在美国拥有约160万员工。(知消)
▍消费平台
1、快手电商升级品牌打法,STEPS 2.0聚焦人货场
8月4日,在2022快手电商服务商大会上,快手电商KA品牌运营负责人张一鹏宣布,快手电商的品牌打法从“STEPE”升级至“STEPS 2.0”,浓缩成了公私域精细化运营、极致性价比货品、营销场景拓展的人货场逻辑。
与此同时,张一鹏还公布了品牌冷启扶持计划、百万对投扶持计划等扶持政策。(新榜)
2、天猫App改版升级:根据用户自主订阅的兴趣标签推荐商品
手机天猫App今日对外宣布进行全新升级,发布“有点特别版”。此次天猫App升级,主要涉及三个变化:一是商品推荐由“猜你喜欢”升级为选我喜欢,天猫App新上线“有点喜欢”板块,会根据用户自主订阅的兴趣标签来推荐商品,方便用户发现兴趣圈子里更多的未知好物。同时,首页新增“拍立享”功能,拍图找同款时,从推荐多款到只推荐最优一款,系统会综合价格、销量、服务等因素,筛选出最优一款商品,帮用户省去挑选时间。此外,搜索支持筛选送货上门商品,用户在下单时,可以主动选择可以送货上的商品,提升购买体验。据了解,天猫App本次升级,还上线了新猫享频道、天猫排行、猫猫币、AR交互等多个全新功能。目前,天猫App仍在筹备新版本迭代,计划近期推出面向未来消费体验的新一代购物App。(亿邦)
▍IPO融资
1、法国奶酪生产商BEL收购山东君君乳酪70%股份
君君乳酪是一家奶酪制造商,主要生产淡奶油、黄油、奶酪等产品,除了自营的奶酪品牌 “芝仕坊”外,还为品牌方提供奶酪代工业务。近日,法国奶酪生产商BEL(贝勒)集团完成收购中国奶酪制造商山东君君乳酪有限公司70%的股份,变更完成后,实际控制人为BEL,董事长为Jean-Christophe,Maurice,COUBAT。(IT桔子)
2、「未及积木」完成千万元级Pre-A轮融资
「未及积木」已于近期完成千万元级Pre-A轮融资,本轮由诺惟资本独家投资。未及积木创始人林薇告诉36氪,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开发、市场推广。
未及积木是一家年轻的本土积木潮玩品牌,由林薇于2020年创立于深圳。以“白天搬砖人,夜晚造梦家”为切入点,未及希望为快节奏"搬砖"状态下的16-40岁的“大儿童”们,提供强设计、精品化、可玩性强的专属梦想世界,并围绕“未及地产”世界观,开发出真好小店、四季后花园、一间公寓、镰仓列车、大唐等沉浸式潮玩积木系列。(儿研所Club)
3、苏打水海赫饮品被太和水收购100%股权
近日,太和水(605081.SH)发布公告,公司拟以人民币6600万元收购栾丹丹、高胜寒等20位自然人(“丙方”)持有的黑龙江海赫饮品有限公司(“目标公司”或“海赫饮品”)100%股权;据了解,海赫股份是一家天然苏打水生产销售商,集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现代化经营,创新力发展为核心,主要产品为海赫天然苏打水,产品含多种微量元素,且PH值保持在8.6-8.8左右。2017年在新三板发行。(儿研所Club)
▍宏观新闻
1、白皮书:2021年我国婴幼儿推车和安全座椅市场规模分别为148.8亿元和59.2亿元
CIC灼识咨询联合TMIC天猫新品创新中心等共同发布《2022中国婴童出行产业发展白皮书》。白皮书内容显示,2021年我国婴幼儿推车和安全座椅市场规模分别为148.8亿元人民币和59.2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五年,市场规模将会持续增长。(36氪)
2、阿里国际站公布全球采购趋势:消费降级以维修代替换新
日前,在备战九月采购节的直播中,阿里巴巴国际站行业与商家业务负责人秦奋透露,今年下半年海外市场的5大采购趋势。这5大采购趋势分别来自世界杯、圣诞等节假消费,全球制造业复苏采购,消费降级对刚需品的采购、绿色环保对节能减排的需求,以及社交复苏下的旅游户外和聚会场景采购需求。
在消费电子端,高清电视、投影仪和家庭影院等品类需求明显增加。美国、巴西和英国市场,对可手提、超清长续航的DLP便携式超清投影设备,需求量呈快速上升趋势;在德国、土耳其和美国市场,元宇宙带动的消费体验持续增长,VR头盔的需求量增速持续走高。
服装和运动领域,世界杯相关的服装和定制周边文化衫采购需求升温。具有抗菌和舒适领口特点的速干足球队服,需求呈现明显增长。
户外社交需求也带动了特色定制服装的需求量,海外网红的KOL潮牌街头风帽衫,柔性定制采购需求增速较快。这种定制服装需求,具有街头印花、大码等柔性定制的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海外对服装需求整体疲软,但是细分市场的机会仍旧活跃。比如普通服装批发一件衣服卖10-12美元,但如果为海外网红定制服装,一件衣服则可以卖到20美元左右。同时,这样细分市场的柔性定制机会,就考验外贸企业供应链的设计能力、快速打样能力和生产能力。
同时,海外新车销售同样受到了消费降级的影响,老车型的替换件产品需求明显增加。欧美市场的保有车辆呈现“老龄化”趋势,发动机到达大修期,涡轮增压器、水泵、缸盖等功能性零件的出口增速12%,高于全球市场的7%。汽车发动机零件,采购需求日渐增长。(亿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