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 10 日,零跑汽车披露了《2024 年度业绩公告》。公告显示:2024 年营收 321.6 亿、同比增长 92.1%;全年交付 29.4 万辆、同比增长 103.8%;净亏损 28.2 亿、亏损率收窄至 8.8%;Q4 毛利润率 13.3%(创新高)、净利润 0.8 亿(提前一年实现单季扭亏)。从数据来看,零跑汽车似乎在 2024 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且在 2025 年 3 月交付量达 3.71 万辆,跃居造车新势力榜首。然而,其发展或许并没有表面上那么乐观。
自成立起,零跑汽车交付量数据变化明显。2019 年,零跑推出的轿跑 S01 因设计争议和实用性不足,市场表现不佳,累计销量不足 3000 台 。到了 2021 年交付 4.37 万辆,其中,T03 交付 3.9 万辆;10 月推出的 C11(中型 SUV)年内交付近 4000 辆。2022 年交付 11.1 万辆、同比增长 154%;其中,T03 交付 6.2 万辆、C11 交付 4.4 万辆。2023 年交付 14.4 万辆、增速降至 29.7%;其中 C 系(C11 交付 8 万辆、C01 交付 2.5 万辆)交付 10.6 万辆、T03 交付 3.8 万辆。2024 年交付 29.4 万辆、同比增长 103.8%;其中 C 系交付 22.5 万辆,T03 约 7 万辆。2025 年 Q1 交付 8.76 万辆、同比增长 162%。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零跑汽车交付量整体呈上升趋势。
营收方面,2021 年,营收 31.3 亿、成本 45.2 亿,毛亏损 13.9 亿、亏损率 44.3%。2022 年,营收大幅增至 124 亿、成本 143 亿,毛亏损 19.1 亿,亏损率收窄至 15.4%。2023 年,营收提高到 167.5 亿、成本 166.7 亿,毛利润 8047 万、毛利润率 0.5%。2024 年,营收暴涨几近翻倍、达 321.6 亿、成本 294.7 亿,毛利润 26.9 亿、毛利润率 8.4%。零跑汽车的营收在逐年增加,毛利率也从亏损状态逐步转正,特别是在 2024 年有了较大提升。但即便如此,相较于部分竞争对手,零跑汽车从 2019 年到现在毛利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登顶背后:零跑的 “秘密武器”
零跑汽车能在2025年3月交付量跃居新势力榜首,有诸多关键因素。一方面,其精准定位 10 万 - 20 万元主流市场 。在这一价格区间,消费者对性价比极为看重,零跑通过全域自研有效控制成本,并采用成本定价策略,将原本高端的增程式技术、激光雷达等配置 “下放” 到经济型车型上 。像紧凑型 SUV C10,在 2025 年 3 月单月交付量突破 1.2 万台,占当月总销量的 32% ,这款车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配置。另一方面,新车型的推出成为重要增长点 。全新 B 系列车型 B10 于 3 月 10 日开启预售,预售 48 小时订单就超 3.1 万台 ,其中 70% 用户选择搭载激光雷达的智驾版(13.98 万元) 。B10 作为首款将高阶智驾下探至 12 万级的车型,配备了高通 8295 芯片、禾赛激光雷达及 LEAP3.5 架构,支持城区领航等 L2 + 级功能 ,以 “性能越级、成本不升”的优势,极大地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
对标竞品:零跑的差距在哪?
与同领域的理想汽车相比,交付量差距明显。2020 年理想交付约 3.3 万辆,营收 92.8 亿,毛利润已经达 15.5 亿,利润率 16.4%。2023 年理想交付 37.6 万辆时,毛利润高达 275 亿、毛利润率 22.2%。2024 年理想交付突破 50 万辆,毛利润 296.6 亿、毛利润率 20.5%。2025 年 Q1,零跑、理想分别交付 8.8 万辆、9.3 万辆。在交付量上,理想汽车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且远超零跑汽车。在毛利率方面,理想汽车更是长期保持在较高的利润率,2020 年就已经有 16.4%,远远高于零跑汽车在 2024 年才达到的 8.4% 的毛利率。
和小鹏汽车相比,2024 年,小鹏整车销售收入 358.3 亿、单价 18.9 万元 / 辆,毛利润 29.6 亿;单车毛利润约 1.6 万元、毛利润率 8.27%;“服务及其他销售” 收入 50.4 亿、毛利润 28.8 亿、毛利润率 57.2%。零跑汽车在 2024 年的毛利率 8.4% 略高于小鹏汽车的整车销售毛利率 8.27%,不过从整体营收和市场影响力来看,小鹏汽车也有其自身优势。
在技术研发投入上,截至 2023 年底,零跑汽车过去 5 年的研发总投入约 47 亿元 。大量资金投入到智能驾驶、三电系统等核心技术研发中,可这些技术在市场上未能形成显著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来支撑更高售价,投入产出比不理想。零跑的整体销量规模相对有限,难以在零部件采购、生产制造等环节,通过大规模采购和生产来降低单位成本,致使成本居高不下,压缩了利润空间。由于品牌影响力较弱,消费者对零跑品牌的认可度和忠诚度不足,其产品难以像一些豪华品牌或头部新势力品牌那样获取较高的品牌溢价,产品定价受限,从而影响毛利率提升。
零跑的发展难题
零跑汽车与其他企业相比存在差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品牌影响力较弱。理想汽车凭借其精准的市场定位,主打家庭用户,在增程式电动车领域树立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小鹏汽车则在智能驾驶等技术领域投入较多,给消费者留下了技术领先的印象。而零跑汽车在品牌宣传和形象塑造方面相对滞后,消费者对其品牌认知度和认可度不够高。其二,技术研发实力有待提升。虽然零跑汽车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进而提升了毛利率,但在核心技术如智能驾驶、电池技术等方面,与理想、小鹏等竞争对手相比,并没有突出的优势。其三,产品布局不够完善。理想汽车通过几款定位清晰的产品,覆盖了不同需求的家庭用户市场。小鹏汽车也有丰富的轿车和 SUV 产品线。零跑汽车虽然有 C 系和 T03 等产品,但在产品矩阵的丰富度和市场细分方面,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这可能限制了其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扩大。
虽然零跑汽车在 3 月取得了新势力销量第一的成绩,2024 年的业绩数据也有一定亮点,但从长期发展和横向对比来看,在品牌、技术和产品等多方面存在差距,这些问题可能影响其后续的市场表现和发展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