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乐福”和网红新品牌,谁做谁的救命稻草?

时间:2024-03-21 15:47

导语“曾经的话语权掌控者们,今天有了另一番光景。”

文章来源:新零售商业评论 作者:王明雅图片来自"网络"

变化是在悄然之间发生的。


90后消费者郑怡,已经养成了网上采购的习惯。年货节期间,没抵挡住电梯里铺天盖地的广告热情,她终于走进附近一家华润苏果大卖场,却惊讶地发现,在这家传统大商超,一些常见的线上网红新品牌被悄悄摆在了中心位置。


堆摞在过道中的促销产品,除了以往认知里的牛奶、橙汁、旺仔、乐事之外,三只松鼠和百草味,李子柒螺蛳粉和元气森林的组合装们,也占了核心地带。


一般而言,大商超凭借自身品牌的背书效应与渠道布局优势,在与进场商品的博弈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由此,诞生了诸如进场费、长账期等行业旧例。


高门槛最直接的结果是,大都是传统大企的旗下产品,才有机会被摆上货架——竞争激烈的食品饮料区,更是如此。


从电商平台迅速崛起的线上品牌,靠的是在互联网的流量红利期野蛮成长,而如元气森林一样开辟新战场的新品牌,走的则是适合自己的便利店渠道。


看起来,大商超与新品牌们没有交集,但在今天,它们开始在线下碰撞连接。


众所周知的原因是,前者受网络购物、生鲜电商等业态的影响,日益凋敝,各传统商超企业挣扎于关店和转型的旋涡中,失去傲气。而后者重新认识到线下渠道的重要,“新消费卖不动了”的论调,一直悬在头顶。


它们互相需要——是二者关系最直观的答案。


新零售商业评论想要探讨的是,这场连接背后,还有怎样的深层因素?对于转型中的大商超来说,新品牌是最有效的救命稻草吗?而另一方面,新品牌们又作何抉择?

 商超不黄昏 


“没资格。”


当提到可以将旗下一款速食新品放入商超售卖时,新零售商业评论话音未落,一位餐饮品牌的创始人就如是感慨。


他曾尝试接触过永辉超市,横亘在面前的第一道门槛,是三个月压账期。作为一个刚刚在市场站稳脚跟的小品牌,根本无力负担这项“重投入”。


“一不小心就会把我们压死。”


想要理解谈判桌上那些不近人情的规则,需要从商超的经营说起。


线下为王的年代,大型商超们以足够低廉诱人的价格,不断扩张的网点,成为链接消费者的最佳渠道,而实现低价和扩张的手段,来源于压力转移。


一般而言,进销差价和额外收取的费用,构成了传统商超营收的基本盘。前者意味着进一步压低商品进货价,才能有足够的底气为消费者提供低价商品。但无论如何,进销之间总是薄利,大胃口需要另被满足。


最早是在美国的连锁超市,每逢商品促销,商超们会向供货商收取一定的促销费用,慢慢地,它发展为供货商们为保证商品能够上架销售而必须支付的进场费。上世纪90年代,家乐福将这项制度引入中国,成为行业普遍的做法。


账期更是一个顽固的规则。今天,无论是线下零售渠道,还是线上电商平台,转嫁到供货商或品牌身上的“压账期”,已经具备金融属性,变成了零售商们赖以生存的现金流基础。


这就意味着,因为风险承受能力低,中小企业很难公平站在谈判桌前,唯有大企业和大品牌们,才有资格成为进驻传统商超的主角。


看起来,新品牌撬开了一个小口。


霸蛮牛肉粉相关业务负责人高岩告诉新零售商业评论,霸蛮在前期进驻线下商超渠道时,渠道端对于进场费、毛利率、产品展示资源等,给到了不同优惠和支持。



新零售商业评论走访中发现,在华润苏果,有专门开辟的“网红潮品”专区,拉面说、霸蛮牛肉粉、王饱饱和李子柒螺蛳粉们,被摆在同一货架上。在北京华联,王小卤占据了一列货架尽头的显著陈列位,隔壁则是自嗨锅和霸蛮。


在饮料区,元气森林和其兄弟品牌清泉出山,与传统饮料大厂的产品共同包揽了货架。其中,元气森林和美汁源、可口可乐等一样,有了大桶组合装。


时势不同了,曾经的话语权掌控者们,今天有了另一番光景。


近年来,大型商超深陷关店潮。代表性案例沃尔玛,自2016年以来,在中国市场闭店上百家。而另一零售巨头家乐福,最近的消息则是连关三店,彻底退出南昌市场。


根据科尔尼分析数据,传统大卖场流失的客户中,以都市青年、白领居多,这部分消费者流向了电商平台和便利店。一方面,是为了享受到更为方便的到家服务,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具有明显的潮流、网红、爆款产品的消费偏好。


商超选品,需要新鲜血液。


作为创新与活力的象征,新品牌们匹配上了需求。


 网红要下凡 


零售巨头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的经营哲学是,商品周转率高于一切。那些销量大、周转快、购买频率高的商品,才是商超青睐的产品。


显然,商超并非慈善场,当我们回过头看那些成功进驻、并在食品饮料区与康师傅、统一、可口可乐们较量的新品牌,它们并不只是“新”。


元气森林引领了一个气泡水时代;王小卤曾连续13个月拿下了天猫鸡肉零食类目的销量冠军;拉面说在五年内完成6轮融资,一年销售额超6亿元。



王小卤品牌公关说:“和几家卤味巨头比,我们还差得很远。”但“王小卤们”已经在电商或便利店渠道,被一一验证过爆品的能力。


大型商超们今天的姿态,更近于在“海纳百川”与“传统规则”间求得微妙的平衡。


去年,螺蛳粉成为资本宠儿时,新零售商业评论在一家华联BHG超市内,看到包括李子柒螺蛳粉在内的多家螺蛳粉集中陈列区,如今,随着市场的降温,在同一家超市内已经难寻螺蛳粉踪迹。


商超与网红潮品间的斡旋,前提是相互需要,这没错。


高岩就表示,新消费品牌和大商超是互相共赢的关系,在线下传统大商超近年表现越来越差的情况下,需要新消费品牌带来一定的新流量、新创新品类、新消费者,以及新的增长点。同时,新消费品牌需要一定数量的大型商超终端网点来进行品牌宣传,达到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形成足够的品牌势能,从而创造更多的收入和品牌价值。


只不过,看似平等的关系中,有一方的需求更为迫切。


去年下半年,新消费的行业关键词是由热转冷,投资人大量转身看向硬科技,投融资事件从7月的153起节节下跌。咖啡/麦片/冲饮品类,天猫双11的预售榜单中,前十名和2020年相比革新了一轮,欧扎克预售额下滑三成,王饱饱更是腰斩。


天猫、小红书和抖音等各渠道的流量越来越贵,新品牌想要跑出来变得越来越难——线下的战役打响了。



江小白创始人陶石泉说,品牌一个重要的准备条件就是全渠道的到达能力,“电商品牌、直播带货渠道也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全渠道的到达能力还是非常重要,否则纯粹的品牌某种意义上只是听得到,却看不到,买不到”。


电商品牌王小卤在2019年依靠抖音投放和KOL种草迅速崛起,2020年开始布局线下。根据官方说法,几乎进驻了全国所有大型商超便利,为的是“铺好渠道,和用户对话”。


一个常被忽视的事实是,当传统大商超们连年陷入关店和业绩下滑的负面舆论中,实际上,相较于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等业态,它们仍足够主流。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2020年,中国超市百强总体销售规模为9680亿元,同比增长4.4%,门店总数3.1万个,其中,社区超市约占73.3%。


以霸蛮牛肉粉为例,高岩向新零售商业评论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霸蛮在大型商超销售占比约5成。而其线下布局包括了盒马、7fresh、精品连锁超市、传统大商超和便利店在内的全渠道。


更重要的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对于新品牌来说,市场抗风险能力更强,受投资人的关注度会更高。高岩补充。


当线下成为一种硬实力的象征,换句话说,新品牌们也是在为自己延长竞争防线。



7-11创始人铃木敏文在《零售的哲学》一书中,说了这样一段话:


无论是属于哪个行业的企业,如果失去了朝气蓬勃的精神,困在过去的辉煌中任由“年华老去”,那么经营也将随之走向穷途末路。


因此,对于7-11的经营来说,“应对变化”是基本原则。


这句话赠予传统商超或新品牌们都是适合的。传统商超对新鲜事物反应速度的快慢,在今天已经成为决定生死的关键因素,而对于后者,面对生命周期以年为单位的激烈竞争,容错率还要再低一点。


当然,一定意义上,它们并不足以是彼此的“救命稻草”,商超的转型更多有赖于自身经营模式、选址洗牌、店面升级等多维度的把控,新品牌们则要看产品品质和供应链基建。


线下的新趋势,更多反映了不同业态在如何审时度势,只要不是一成不变,就有新故事可讲。

本文经授权发布,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蓝鲨消费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