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自称不退场

时间:2024-03-26 12:51

导语动荡的阿里,再次引发股市大震荡。

|《中国企业家》记者 邓双琳

编辑李薇
头图来源|受访者
阿里再次扔出连环爆炸性消息。
11月16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4财年第二季度业绩公告。财报显示,7~9月集团营收2247.90亿元,同比增长8.5%。但这份中规中矩的财报中,曝出阿里分拆的最新进程——不再推进阿里云的完全分拆;盒马的IPO计划也已暂缓。
在“1+6+N”的原计划里,阿里云将是分拆最彻底的业务,从集团母体完全分拆独立走向上市,并引入外部投资者,将在明年5月前完成。而盒马则作为分拆后的先遣军,将第一个试水资本市场。
阿里将这两项计划的中止与搁置原因归结为外部环境变化,“美国近期扩大对先进计算芯片出口的限制,完全分拆阿里云可能不会达到股东价值增值的预期效果”;盒马则需“评估市场情况”。《中国企业家》此前了解到,因新零售市场遇冷,盒马融资并不顺利,估值大幅缩水。
一直以来,阿里都在“集权”与“非集权”的矛盾中摇摆。阿里云和盒马的回撤,意味着今年3月阿里雷厉风行开展的分拆计划,又发生了一些战略性改变:
阿里将从完全的分拆、各业务直面市场自负盈亏转为“分而不散”,在业务集团的独立性和协同性之前寻找新平衡,形成合力。新任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在电话会中表示,未来阿里将根据市场规模、商业模式及产品竞争力,梳理既有业务的优先级,定义核心业务与非核心业务。
更为爆炸性的信息来自马云。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官网披露的144表格显示,马云家族信托JC Properties Limited(英属维尔京群岛公司)和JSP Investment Limited(英属维尔京群岛公司)拟于11月21日分别减持500万股阿里巴巴创始人股份。按照阿里巴巴集团周三在纽交所87.07美元的收盘价计算,此次马云家族减持共涉及金额8.707亿美元。目前尚不明确,马云为何要在分拆计划生变的节点上套现。
但连串的组合拳,直接引发了阿里股价的大震荡。截至16日美股收盘,阿里股价下跌9.14%,一夜之间市值蒸发202.74亿美元;17日港股开盘继续大跌,收盘时跌幅为9.96%,成交额141.24亿港元,位居港股成交榜第一;美股也小幅下跌,收于77.59美元。
股市动荡后,马云办公室律师于北京时间17日晚间回复,这次披露的出售计划是一个远期规划。马云坚定看好阿里,当前股价远低于阿里实际价值,仍会坚定持有阿里股票。
但是,恰好在业绩发布时传出其家族减持的消息,确实也足以引起外界的关注。

图片

阿里云及时回撤

重点谈谈阿里云。
作为分拆计划中分拆最彻底的业务,又第一个回到集团母体,从阿里云的回撤逻辑中或许可以窥见阿里整个战略变动的内核。
阿里在财报里解释了不再分拆云业务的原因——主要由于美国近期扩大对先进计算芯片出口的限制,给云智能集团的前景带来不确定性。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也在电话会上作了进一步解释:“当时计划做完全拆分,主要是想通过金融工程的方式,可以体现云业务的价值。当时云业务所处的大环境是可预测的,我们可以给投资人透明地展示业务的增长态势,以及提升股东价值。但现在我们不再通过金融工程,而是希望通过投资显现云的价值,特别是在新形势下由AI驱动的云计算业务需要更多投资支持。”
蔡崇信透露的一点很关键,资本市场想听的故事变了。
年初的分拆逻辑没错,以云业务视角来看阿里云,已经实现盈利,规模在云计算厂商中具有绝对竞争力,完全可以支撑其上市,甚至创造市值神话。但时代很快轮转,ChatGPT掀起的大模型浪潮迅速席卷全球,再去讲云业务,资本市场已经不买账了。云厂商的盈利点只有往AI上靠,才能体现更多增长价值。
阿里云自研的通义千问面世后,在大模型上的动作频繁,业务重点显然已经发生转移。今年阿里云对外的口径中,“AI”成为提及次数最高的词。
图片

来源:视觉中国

在今年10月末举行的云栖大会上,蔡崇信表示,目前全国80%的科技企业和超过一半的AI大模型公司跑在阿里云上。阿里云未来的目标,是要“打造一朵AI时代最开放的云”,AI将成为各行各业的新型生产力,并对算力提出更高要求。从底层算力到AI平台再到模型服务,阿里巴巴加大研发投入,推动阿里云进行全面的技术升级和创新。
大模型带来的市场需求,和传统云计算有明显差异。比如,传统算力需求转变成了智能算力需求,大模型训练、推理对云的技术要求更高了。过往的云计算业务,已经成为如电力一般的基础设施,大面积普及,很难再创造增长神话。财报显示,阿里云本季度收入为276.48亿元,同比增速仅为2%。
大模型已经成为云厂商下一阶段制胜的关键变量。支撑这个新故事的核心要素,一是技术的竞争力,二则是能否把竞争力变成利润,但这两点目前都还存在巨大的未知。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的大模型的竞争力仍有许多追赶空间,商业化盈利更是遥遥可期。
10月18日,美国商务部进一步收紧对华芯片出口管制,被称为英伟达A100、H100“阉割版”的中国大陆市场特供版本A800和H800面临下架。技术不具备优势,算力又被“卡脖子”,阿里云此时分拆独立做业务,的确不是好选择。
一位接近阿里的人士向《中国企业家》透露,阿里的风格就是要做最前沿的东西,不会去做夕阳产业,“如果阿里云变成一个传统云服务的上市公司,团队可能会大规模的流失,IT行业人员流动是非常强的,也许很多人才都会流去更前沿的AI公司。”
“成功的科技公司必须具备穿越科技周期的能力。”在吴泳铭看来,大模型及AI无疑是这一阶段科技公司穿越周期的必备能力。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在上升的关键时期引入外部融资,将自主权稀释,无疑是被对手扼住命脉。

图片

“分而不散”
阿里云今年可谓一波三折。
“双11”刚结束,阿里云便遭遇了一场“史诗级”的重大技术故障:淘宝、闲鱼、钉钉、阿里云盘、饿了么、天猫精灵、菜鸟、夸克、语雀等多个阿里系APP均出现无法访问或服务异常的情况。受影响的不光是阿里云自有的业务区域,还包括对外服务的金融云,政务云等。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云厂商,阿里云一向以安全、稳定、高效自居,这场大范围的故障虽然已经紧急修复,但用户信用度的受损恐怕短时间内很难复原。
图片

来源:视觉中国

去年12月18日,阿里云位于香港的数据中心也因制冷故障发生宕机事故,造成多项服务一度无法使用,多个大客户受到影响。根据阿里云发布的故障通报,那次服务器宕机持续超过12个小时,而且没有完善的备用方案。事故发生大概10天后,时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发出全员邮件宣布,张建锋不再担任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勇本人兼任阿里云智能总裁。
如今阿里云问责“CEO”也很难责任到人。一个月前,张勇在卸任集团职务的同时,宣布一并辞任阿里云。据接近阿里的人士透露,阿里云最新的分拆战略变动,或许是张勇突然退休的重要原因。
在张建锋时代,阿里云还被誉为集团里相对“养老”的业务。张勇接手阿里云后,许多云业务的员工都表示“逍遥子来了,明显卷了不少,考勤也开始严抓了”,可见张勇在阿里云二次创业的决心。
分拆后,阿里云也被视作承担阿里整个未来的核心层,一些接近阿里的人士也曾向《中国企业家》表示,“老逍虽然从集团退了,但内部都认为他在阿里云还是有很大机会。”战略路线改变,阿里云从完全独立分拆回归集团母体,意味着张勇从一把手屈尊降为阿里子业务负责人的尴尬处境。
吴泳铭接管阿里云后,外界许多声音认为是“临时之举”,因为很难短时间里找出下一个适合带领阿里云的CEO。但从权力中枢的角度来看,作为阿里集团CEO的吴泳铭兼任了阿里云CEO,显然早就预示了阿里云将回归母体。
阿里云或许只是一个开头,阿里可能从“分权而立”慢慢回到统管的状态。在当前快速更迭的商业环境下,阿里内部结构的频繁调整,也许会导致团队没办法专注本身要做的事情,很难拧成一股绳,因此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架构是有好处的。
吴泳铭在财报电话会上也证实了这一点。“我们正在探索建立相应的激励体系,在业务集团的独立性和协同性之间着力取得平衡,实现发展的最大合力。”吴泳铭说。未来阿里各业务独立面向发展的同时,也强调“分而不散”。
面对未来的各种不确定性,阿里计划建立高度灵活、快速决策的治理机制与激励体系,各业务线将以独立业务单元发展。阿里将梳理既有业务的战略优先级,定义核心业务与非核心业务。对于核心业务,将保持长期专注力和高强度投入,确保产品始终紧跟用户需求去迭代进化,保持长期生命力和竞争力;对于非核心业务,则将通过多种资本化方式尽快实现资产价值。
战略一向需要因时而变、因势而动、因人而异,有勇气及时回撤、从头再来,或许正是创业时代的老阿里最原汁原味的精神所在。
本文经授权发布,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蓝鲨消费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